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(哲社蒙古文版)
2018年第3期
论文标题 | 作者和页码 |
科尔沁地名传说中所反映的生态保护观念 | 铁木尔胡伊格(1) |
叙事民歌产生传播的条件因素——以科尔沁民歌《海梅》为例 | 特木尔巴根(9) |
从科尔沁叙事民歌探讨科尔沁蒙古族的审美观点 | 白山(18) |
论科尔沁民歌的艺术美 | 何萨仁(24) |
20世纪前叶嫩科尔沁历史文化相关资料考 | 阿拉腾嘎日嘎 阿荣 银小(29) |
蒙古族传统祭火习俗探源 | 巴·孟和(34) |
科尔沁饮食文化探源 | 白钢(50) |
蒙古民俗研究新视角——以《蒙古民俗文化探源》为例 | 娜仁赞丹(58) |
论陈岗龙教授对蒙古比较文学发展做出的贡献 | 宝音陶克陶(63) |
民间文学专家多兰教授的现当代文学研究范式及给我们的启发 | 哈·乌兰巴托(69) |
关于“五传”研究的相关问题 | 浩比斯嘎拉图(76) |
科尔沁藏蒙译本《禅真逸史》中的语言文化的传承 | 达来(82) |
浅析《现代蒙古语》课程考试改革 | 林八鸽(89) |
田野调查的乐趣、艰辛、理论与方法——赏析小长谷有纪《人类学家在草原成长》一书 | 朝格图(93) |
司格特传教士在内蒙古的传教历程探析 | 梅荣(101) |
蒙古宫廷歌曲佛教内容探讨 | 乌红梅(108) |